1987年7月出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2012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海洋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海洋系作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2022年起全时双聘至崂山国家实验室,担任海洋大数据与预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研究,在其生成机制、变异机理、跨尺度跨圈层相互作用及预测预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做出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荣获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Kamide Lecture奖、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成果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曾担任国际CLIVAR计划海洋模式发展工作组委员、南海内波调查航次首席科学家。
CLIVAR海洋模式发展工作组 委员
SWOT“Adopt-a-Crossover”Consortium科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19年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Kamide Lecture奖
2019年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
2022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太平洋西边界流(7/10)
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深海大洋能量传递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大气动力过程影响研究(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