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
方向简介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调控最近四十年台风活动
2025-02-14(29)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台风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ow does globally accumulated tropical cyclone energy vary in response to a changing climate?”为题,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期刊。研究发现台风活动在过去四十年主要呈现年代际振荡,且主要由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调控。该成果由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博士后单楷越为第一作者,实验室“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宋丰飞、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余锡平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完成。
我校在全球地表大气能量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7(21)次
近日,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立新院士团队在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历史和未来变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long-term decline in downward surface solar radiation”为题,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NSR)期刊。研究发现水汽对历史阶段太阳短波辐射减少的贡献与气溶胶相当。该成果由我校“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宋丰飞为第一作者,宋丰飞教授和吴立新院士担任共同通讯作者等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年代际尺度气候可预测期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20(41)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Climate Dynamics期刊发表了题为“Estimating the decadal-scale climate predictability limit using nonlinear local Lyapunov exponent with optimal local dynamic analogues”(《基于最优局部动力相似的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对年代际尺度气候可预测期限的估计》)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在李建平团队提出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NLLE)的局部动力相似(LDA)方法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最优局部动力相似(OLDA)和集合OLDA(OLDAE)方法,得到最优NLLE,进而实现了对可预测期限更好的估计(图1),为估算气候系统年代际尺度的可预测性期限提供了新方法。成果由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在读博士生李瑞泽为...
我校在飓风对海洋中尺度涡旋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16(38)次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伟教授团队在飓风对海洋中尺度涡旋的影响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以“Hurricane influence on the oceanic eddies in the Gulf Stream region”(《飓风对湾流区域海洋涡旋的影响》)为题,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在线报道。北大西洋湾流区域是重要的海气相互作用区,对全球气候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夏秋季节,海域内的涡旋场会与飓风发生频繁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基于对多年中尺度涡能量变化率的分析,表明飓风通过向海洋输入涡度来增强气旋涡,但削弱反气旋涡。
跨学科研究揭示北极海洋热浪对北极生态系统的威胁
2025-01-08(41)次
近日,物理海洋实验室在北极海洋热浪的生态影响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将高分辨率气候模式与海洋生物学相结合,指出未来北极海洋热浪的强度将显著增强,并对北极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以 “The changing nature of future Arctic marine heatwaves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s on the ecosystem”(《未来北极海洋热浪变化的性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为题对上述成果进行了在线报道。该工作由吴立新院士团队在读博士研究生苟睿健,联合德国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完成。
发现北半球陆地冬季冷夜日数环半球遥相关型
2024-12-09(36)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Climate Dynamics(《气候动力学》)期刊发表题为“A winter cold nights patter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lands: Circum−hemisphere teleconnection of extreme cold events”(《北半球陆地冬季冷夜日数遥相关型:极端冷事件环半球遥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极端冷事件遥相关的概念,并发现北半球陆地冬季表征极端冷事件的冷夜日数(TN10p)存在环半球遥相关型(CHTe),建立了北半球不同地区冷夜日数的物理联系。该成果由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在读博士生王宁为第一作者,“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李建平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