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

方向简介

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对北半球冬季环半球遥相关的影响

2025-08-21(10)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Climate Dynamics(《气候动力学》)上,发表题为“Influence of the North Atlantic Tripole on the Circum-Hemisphere Teleconnection in Boreal Winter”(《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对北半球冬季环半球遥相关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NAT)如何激发环半球遥相关(CHT),利用海气耦合桥理论建立了北大西洋海洋模态NAT与北半球大气模态CHT之间的物理联系。该成果由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在读博士生王宁为第一作者,“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李建平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全球海洋亚中尺度涡扩散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参数化研究

2025-08-13(13)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发表了题为“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parameterization scaling of submesoscale eddy diffusivity in the global ocean”(《全球海洋亚中尺度涡扩散系数的时空变化与参数化标度》)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全球海洋亚中尺度涡扩散系数(Ksm)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混合长”思想提出了Ksm的参数化标度,为亚中尺度水平输运参数化方案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亚中尺度过程在海洋热量、盐度等示踪物的水平输运中扮演重要角色,该输运作用的效率可用Ksm来表示。然而,现有的气候模式无法分辨亚中尺度过程,需要通过合理的参数化方案对Ksm进行刻画。当前由于缺...

黑潮延伸体年代际变异显著调控区域海洋二氧化碳吸收

2025-07-04(15)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发表题为“Modulation of Oceanic CO2 Uptake by the Kuroshio Extension Bimodal States” (《黑潮延伸体双峰状态对海洋二氧化碳吸收的调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观测重建数据与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同化资料,评估黑潮延伸体年代际变异对海-气CO2通量的影响。  黑潮延伸体(KE)海区是全球重要的海洋碳汇区之一。以往研究表明,该海区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异特征,在海-气耦合延迟振子机制作用下,KE呈现动力稳定态与不稳定态之间交替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动力结构、热力过程及生态系统。然而,KE的这种年代际变异如何影响海洋碳吸收尚不清楚。  本研究基于观测...

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极端高温事件的关键局地大气过程

2025-06-27(21)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Climate Dynamics期刊发表题为“Key local atmospheric processes of the heat extreme over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in August 2022”(《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极端高温事件的关键局地大气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基于站点观测数据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22年破纪录高温事件的关键局地大气过程。研究采用李建平团队提出的扰动压-高公式和局部协方差分析,确认了局地1000–500 hPa扰动大气位势厚度(∆Z)通过大气静力调整过程影响地面极端高温事件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探讨了∆Z与局地大气垂直运动和地面非绝热加热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成果由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已毕业博士生...

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中尺度动力过程的气候效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06-13(25)次
  2025年6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立新院士团队甘波澜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期刊发表题为“Oceanic uptake of CO2 enhanced by mesoscale eddies”(《中尺度涡增强海洋二氧化碳吸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基于机器学习重建的涡致海-气CO2通量大样本统计,评估中尺度涡对海洋CO2吸收的影响。

亚中尺度过程显著抑制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生成

2025-05-15(48)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发表题为“Submesoscale Effects on Format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亚中尺度过程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亚中尺度过程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指出其在模态水模拟中的关键影响。成果由实验室许丽晓教授担任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