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

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是全球海洋和大气动力过程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该海区一直以来是太平洋周边国家最为关注的区域,但也是海洋观测数据最为匮乏的区域之一。受海区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影响,截至2014年,只有美国在此海域维持着1套大型浮标观测系统进行长期观测。同年,我和团队受命全面负责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的构建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全球首个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定点观测系统(Kuroshio Extension Mooring System,KEMS)一期于2020年构建完成。 2021-2025年,计划在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建立一个长期、跨圈层和多学科的综合定点观测系统,实现关键水文、化学、生态、渔业要素的长时间序列获取,通过船载多学科综合观测站建设,综合水面(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漂流式波浪浮标、波浪能滑翔器)及水下移动平台(水下滑翔机、Argo 浮标等),构建西北太平洋多学科区域观测试验网,开展以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为核心的深海物质能量循环与生态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 查看详细...

新型观测平台研发与科学应用

中纬度黑潮延伸体大型浮标观测系...

针对深远海海气界面观测的需求,中国海洋大学研发了一种适用于中纬度海区高海况条件下的大型海气观测浮标系统,系统集成气象观测子系统、海洋观测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能源供给系统,能够满足高海况下的恶劣工作环境中持续、稳定的正常工作,为实现关键站位海气界面核心参量的长期定点连续可靠观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查看详细...

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Deep Argo...

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简称Deep Argo)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设备,投放入水后根据预先设定参数,采用浮力驱动方式实现浮标平台的自主下潜、定深漂流、上浮CTD测量、水面通信、再下潜的剖面循环过程。可搭载不同种类的传感器(CTD、DO、CO2等),实现海洋环境要素的剖面测量,采集的数据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送给地面岸站;控制系统超低功耗及可靠性设计,提高了浮标整体使用寿命;地面岸站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并可发送控制参数,通过卫星通信控制浮标运动。

查看详细...

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 Drifting ...

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是一种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低成本、轻质化、免维护的小型海气界面观测系统,主要随流漂浮开展海气界面处关键气象和水文传参数的高频次采集,观测数据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全球海域业务化观测需求,该观测系统为海洋分析预报、海洋环境现场保障、海气相互作用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费比的新型低成本观测手段。

查看详细...

漂流式波浪浮标(Drifting Wave ...

漂流式波浪浮标采用高精度九轴加速度传感器,同时高频获取三轴加速度、角速度、欧拉角数据,通过反演获取波浪的各要素,数据通过铱星/北斗/4G等方式实时回传。主要特点在于重量轻、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可适合大面积、多方式投放进行波浪的现场观测。

查看详细...

波浪滑翔器(Wave Glider)

波浪滑翔器是近十年来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海洋无人航行器,凭借其超大续航力和极强生存能力,已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甚至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波浪滑翔器作为小型化的海气通量观测平台,其本身依靠海表面波浪的能量驱动,同时仪器表面也有太阳能作为能源补充,成本低廉、工作可靠,同时非常便于布放,具有全球大洋核心海区的全覆盖观测潜力。

查看详细...

水下滑翔机(Underwater Glider...

水下滑翔机(Underwater Glider)通过浮力调节实现升沉,并借助固定翼的水动力实现水下滑翔运动。预设轨迹后,其可自动通过携带CTD等传感器测量航线上数据,使用卫星通讯返回观测数据、并接受遥控指令,是当前海洋水体自主观测的新型装备,也是实现深海大范围、长时序海洋观测与探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