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29)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召开

2020-12-231015

  2020年12月19日,2029年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29)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CLIVAR计划项目办公室等国内多家涉海院所、机构的OceanObs'29规划委员会、青年规划委员会成员、专家学者及代表齐聚一堂,共商OceanObs'29规划筹备大计。物理海洋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担任规划委员会主席,副主任林霄沛教授担任规划委员会成员,副主任陈朝晖教授担任青年规划委员会主席应邀参会。

  规划委员会联合主席戴民汉院士、柴扉研究员、于卫东研究员分别介绍回顾了2019年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的组织实施经验,包括OceanObs'19的议程委员会(Program Committee)、大会筹委会(Sponsor Committee)的基本工作情况,会议白皮书的撰写过程及其后续影响等,青年科学家代表介绍了OceanObs'19青年学者参与情况(Early Career Event)。随后,会议围绕2029年大会的筹办思路、远景目标、实施路线,特别是我国青年科学家如何积极参与并领衔未来的十年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海洋观测大会是世界海洋观测的大舞台,联合国即将启动“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2021-2030)”计划,因此未来十年是中国海洋观测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会议一致认为,中国要在未来的世界海洋观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深入思考和预见未来十年海洋观测的革命性进展,并以此作为我国主办2029年世界海洋观测大会的重要切入点。

  会议重点强调了青年规划委员会的角色担当和责任使命,提出应加强青年规划委员会的筹划发展,号召青年科学家群体积极参与未来国际海洋观测的运筹规划,不断扩充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海洋观测“朋友圈”,保持新鲜活力和创新动力,打造一支国际化的、有引领效力的青年观测团队。

  会议发起头脑风暴倡议,号召规划委员会全体成员立足中国特色,兼具全球视野,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既要做好国内海洋观测的协同合作,又要打通中国与国际间的对话渠道,将会议办成一次能够充分展现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创新实力和国际发声、领导力的全球海洋观测盛会。会议确定了未来OceanObs'29规划委员会的会议机制和阶段性目标,对规划委员会的职责分工和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初步梳理,并讨论了2021年计划召开的OceanObs'29筹备委员会启动会的意向实施方案。


背景介绍:

  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是国际海洋科学界共同组织发起、每十年一次的系列会议,是引领全球海洋观测领域发展的高水平大会。旨在讨论、规划、引导未来全球海洋观测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次海洋观测大会于1999年在法国举办(OceanObs'99),会议推动了全球Argo浮标、印度洋观测系统、南大洋观测系统三个观测计划,目前Argo计划已经完成预定目标,印度洋观测系统完成三分之二,南大洋观测系统也已启动,极大推动了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发展。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在意大利举办(OceanObs'09),推动建立了海洋观测框架(FOO),奠定了海洋观测规范化发展的技术基础。这两次大会成果均被国际、地区和国家涉海组织和机构广泛采纳。

  2019年9月16日,第三届世界海洋观测大会在夏威夷檀香山市召开,会议旨在全球海洋观测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基础上,汇集海洋科学界以及利益相关者,面向海洋科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共同商讨并提出引领未来十年全球海洋观测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本次会议是中国海洋科学界首次全面参与全球海洋观测大会,中国多个组织部门、单位、院校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参会,极大提高了我国在全球海洋观测领域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第四届全球海洋观测大会将于2029年在青岛举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承办本届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