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引发的亚中尺度过程及其在冷尾迹温度恢复中的作用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发表题为 “Submesoscale Processes Triggered by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ir Role in Temperature Recovery of Cold Wakes”(《台风引发的亚中尺度过程及其在冷尾迹温度恢复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亚中尺度过程在台风冷尾迹处普遍存在,揭示了其斜压不稳定与锋生的联合生成机制,指出亚中尺度垂向热通量在台风冷尾迹温度恢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亚中尺度过程是海洋上层物质和热量垂向输运的关键驱动因素,对海洋环流、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开阔大洋的亚中尺度过程具有“冬强、夏弱”的季节变化,而强的亚中尺度过程在夏季鲜有发生。前期,张志伟教授等基于亚中尺度潜标阵列观测发现,夏季强台风背景下,海洋上层亦存在强的亚中尺度过程事件(Zhang et al., 2021 JPO),但对于该类亚中尺度过程的生成机制、动力学作用等诸多问题尚不清楚。
该研究基于公里量级分辨率的水色遥感和数值模拟数据,以台风频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对台风背景下的亚中尺度过程开展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台风背景下亚中尺度过程普遍存在,强的亚中尺度过程并非出现在台风过境时,而是出现在台风过境后的海洋冷尾迹处,且其强度与冷尾迹强度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类亚中尺度过程并非由台风直接强迫产生,其生成受到冷尾迹锋面的斜压不稳定和锋生过程共同调控。此外,研究还发现亚中尺度过程产生的垂向热通量与台风过境后的海气净热通量同量级,这也显著加速了冷尾迹的温度恢复,并潜在影响该区域后续台风的发展。
上述研究增进了对海洋亚中尺度动力学的理论认识,对加深理解台风背景下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成果由实验室在读博士生王化鑫为第一作者,导师张志伟教授为通讯作者共同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图:台风背景下的亚中尺度过程及其促进冷尾迹升温的示意图。绿色圆圈表示亚中尺度过程,黄色箭头表示亚中尺度垂向热通量。
原文引用:
WANG H. -X., and Z. -W. Zhang, 2025: Submesoscale Processes Triggered by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ir Role in Temperature Recovery of Cold Wak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2, e2025GL116241, http://dx.doi.org/10.1029/2025GL11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