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流动力学
方向简介

Nature Climate Change: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是否处于临界崩溃状态?
2024-02-05(103)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发表题为“Evidence lacking for a pending collapse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观测证据并不支持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处于临界崩溃状态》)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近期一些研究给出的AMOC不稳定变化的早期预警信号主要来源于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是观测系统偏差的表现,强调了加强持续性海洋观测对全球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该成果由实验室陈显尧教授为第一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Ka-Kit Ting教授为通讯作者共同合作完成。
利用深度学习重构海洋垂向流速取得新进展
2023-10-09(10)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朝晖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地学领域知名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了题为 “Deep Learning Improves Reconstruction of Ocean Vertical Velocity”(《深度学习改进了海洋垂直流速的重构》)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建立了海表面高度场与垂直流速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实现了端到端的海洋垂直流速预测。
首次利用长期连续观测发现吕宋海峡“深水瀑布”的长期增强趋势
2023-04-13(991)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春副教授、赵玮教授、田纪伟教授等科研人员在吕宋海峡-南海深层环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利用长期连续观测发现吕宋海峡“深水瀑布”的长期增强趋势。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4月10日以“Increasing deep-water overflow from the Pacific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revealed by mooring observations”(《潜标观测揭示了吕宋海峡“深水瀑布”年际增强趋势》)为题在线报道了该成果。
证实中尺度涡旋对亲潮锋面与海温的调控作用
2022-11-24(565)次
通过对卫星数据和模式数据的分析,发现极端降温事件与亲潮锋面的弯曲与异常的南向冷水输运密切关联。此外,锋面弯曲和极端降温事件通常发生在晚春和晚秋,这可能与涡旋和亲潮锋面的季节变化相位差异有关。
浪-流相互作用对长江锋面处低盐水团脱离及其后续演变的影响研究
2022-04-01(546)次
研究成果阐明了浪-流相互作用对长江冲淡水锋面处低盐水团脱离及其后续演变的调控机制
阐明本世纪以来渤海悬浮物浓度急剧变化的调控机制
2022-03-17(333)次
成果进一步表明了渤海SSC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的空间和季节差异,并指出指出渤海SSC年代际变化的主要调控机制是渤海风速的变化,黄河入海输沙量减少的直接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