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流动力学
方向简介

一种合理的陆上炸弹气旋发展结束机制
2025-03-04(14)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Atmospheric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December 2022 North American bomb cyclone: Insights from perturbation energetics”(《2022年12月北美炸弹气旋:来自扰动能量学的见解》)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李建平团队提出的扰动位能理论(PPE)框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陆上炸弹气旋发展结束机制。成果由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在读博士生Emerson DeLarme为第一作者,“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李建平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炸弹气旋(也称爆发性气旋),是一种极端天气事件,其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往研究对陆上炸弹气旋关注较少,主要集中在海上,并已提出海上爆发性气...
我校在副热带西边界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03(28)次
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副热带西边界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副热带西边界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呈现向岸增强,并给出其动力机制的解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以“Onshore intensification of subtropical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in a warming climate”(《全球变暖下副热带西边界流向岸增强》)为题,对上述成果进行在线报道。
厄加勒斯溢流对AMOC的有限影响
2025-02-24(16)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Limited influence of the Agulhas leakage on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under present-day climate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Environment(《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研究通过一系列数值模式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厄加勒斯溢流流量的增加可以增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但增强幅度十分有限。成果由实验室在读博士研究生张瑞泽为第一作者,崂山实验室研究员孙善同、实验室“筑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教授陈朝晖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Hadley环流与热带海温经向结构关系的调制
2024-07-29(43)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Atmospheric Research(《大气研究》)期刊发表题为“Modul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Hadley circulation and the meridional structure of tropical SSTs by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Hadley环流与热带海温经向结构关系的调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冷、暖位相对Hadley环流与热带海表温度(SST)经向结构关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当AMO暖位相时该关系受到抑制,并揭示了造成差异的可能物理原因。成果由实验室在读博士生安然为第一作者,李建平教授为通讯作者等共同合作完成。
亲潮延伸体柔鱼捕捞效率时空变化研究
2024-07-19(61)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朝晖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渔业海洋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Fisheries Oceanography在线发表题为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squid jigging catch efficiency in the Oyashio Extension region”(《亲潮延伸体柔鱼捕捞效率时空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亲潮延伸体区域柔鱼捕捞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指出捕捞效率可以合理地指示当地渔业资源丰度。该研究由实验室在读博士研究生牛子璇为第一作者,陈朝晖教授为通讯作者,联合上海海洋大学科研人员等共同完成。
南海北部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水下滑翔机观测研究取得进展
2024-02-25(97)次
近日,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朝晖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Ocean Dynamics期刊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期刊发表了题为Submesoscale Variability on the Edge of Kuroshio-shed Eddy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bserved by Underwater Gliders(《水下滑翔机观测的南海北部黑潮脱落涡旋边缘的亚中尺度变化》)和Estimating the Energy Flux of Internal Tid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Using Underwater Gliders(《利用水下滑翔机估计南海北部内潮能通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针对南海北部丰富的中尺度涡、锋面、内波(内潮)等中小尺度过程的动力特征,利用国产“海燕”水下滑翔机对该区域涡...